内容页搜索

远古,元荡村域为长江三角洲荆蛮之地青草滩湿地一隅,东濒广阔元荡,湿地中透出水面的陆地形成众多莫名荒圩。

春秋前期,元荡村域在吴国境内,属吴地。周元王三年(公元前473),吴国被越国灭,元荡村域属越境。元荡村地域自古就属吴根越角之地。

战国时期,群雄争霸。秦王嬴政平定江南。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置吴县,县治置于吴国故都(今苏州)。元荡村域属吴郡吴县,延续至汉、魏、晋、南北朝。

隋开皇九年(589),隋文帝杨坚改吴郡为苏州,元荡村域属苏州吴县,延续至唐代。

后梁开平三年(909),吴江建县,辖澄源、震泽、感化、范隅、久泳五乡。元荡村域内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的地域隶属吴江县久泳乡,延续至五代后周。

宋建隆元年(960),赵氏建宋朝。宋代时期,苏州改称平江府,元荡村域属平江府吴江县久泳乡。元至元十六年(1279),元灭宋,建元朝。元代时,平江府改称平江路,元荡村域属平江路吴江县久泳乡。

明洪武元年(1368),朱元璋灭元,陷苏州。建明朝,重设苏州府。明弘治元年(1488),吴江县分六乡,乡以下设都、图。元荡村域中西岑自然村分属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四十图、二十九都三十二图,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属吴江县二十九都三十一图,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3个自然村属二十九都三十三图、三十五图。

清顺治元年(1644),清灭明,元荡村域建置区划不变。

清光绪八年(1882),陶煦《周庄镇志》记述周庄镇附近村落,其中,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及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,分别属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、二十九都管辖。其中,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隶属周庄镇;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隶属莘塔镇。

清宣统年间(19091911),吴江县在区域自治中设城区、同里、黎里、盛泽、北坼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、莘塔9镇,其时,元荡村域的7个自然村都在久泳乡二十八都、二十九都内,辖属不变。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属周庄镇管辖,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4个自然村属莘塔镇管辖。

民国元年(1912,吴江、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。吴江县设18市乡:吴江、同里、黎里、盛泽、震泽、严墓等6市,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等12乡。原久泳乡地区辖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4乡,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属吴江县莘塔乡管辖。

民国188月,吴江县调整区划,县以下设区,区以下设乡、镇。全县设10个区。废都、图为闾、邻,实行闾邻制户籍,5户为邻,5邻为闾。第六区(莘塔区)设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4镇及莘东、莘南、莘西、莘北、三益等42乡。第六区区公所驻莘塔镇。元荡村域中的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4个自然村属吴江县第六区莘北乡,乡政府设在陈家湾村;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属吴江县第六区三益乡,乡政府设在西岑村。

民国233月,莘北乡的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4个自然村面积3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2695.91亩,有8闾,38邻,186户,721人,其中男390人、女331人。三益乡的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面积3.25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2920.88亩,有11闾,52邻,267户,958人,其中男506人、女452人。8月,吴江县10个区合并为8个区。第六区设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4镇及莘东、莘西、莘北等14乡。原三益乡(含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)、高低乡(含低潮、高湖田2个自然村)并入莘北乡。莘北乡乡政府设在陈家湾,辖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、低潮、高湖田9个自然村,辖区面积7.25平方千米。111日起,户籍上废除闾邻制,实行保甲制。

民国29年,吴江县第六区(莘塔区)改名芦墟区。日伪时期,伪区公所驻地从莘塔镇迁至芦墟镇。芦墟区辖414乡。莘北乡辖区不变,辖9个自然村,乡政府设在陈家湾。民国348月,抗日战争胜利,伪芦墟区区政府撤销,建国民政府芦墟区公所,辖区不变,莘北乡的9个自然村属吴江县芦墟区管辖。

民国35年初,芦墟区辖414乡,元荡村域的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及低潮、高湖田2个自然村属吴江县芦墟区莘北乡。10月,全县撤并乡镇,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及元荡、周庄等7乡。莘北乡改称元荡乡,乡政府设在陈家湾。元荡乡辖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、低潮、高湖田9个自然村,各村设1个保,共有9个保,88个甲,997户,4279人,其中男2134人、女2145人。

民国363月,吴江全县裁撤区公所,设芦墟区署,元荡乡9个保的88个甲调整为83个甲,并入莘塔镇。元荡村域的7个自然村隶属芦墟区莘塔镇管辖。

民国372月,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及周庄乡。元荡村域的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莘塔镇辖。

民国385月,吴江全县解放。101日,新中国成立,建吴江县人民政府。全县设8个区,38个乡镇。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及周庄乡,区政府设在芦墟镇。元荡村域的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等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莘塔镇管辖,沿袭保甲制。

19502月,吴江县调整区划。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及莘西、龙泾、元北等9乡。元荡村域的7个自然村属莘塔镇管辖。废除保甲制。10月,莘塔镇改称莘塔乡。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莘塔乡管辖,有1781人。11月起,元荡村域所在的芦墟区进行土地改革。土地改革后,元荡村域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,先后成立互助组、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(简称初级社)。至1955年,元荡村域的7个自然村先后组建五一、五一联一、五一联二、五一联三、五一联四、五一联五、五一联六、五一联七8个初级社。

19563月,吴江县并区并乡,黎里区并入芦墟区,芦墟区辖10乡。莘塔乡与莘西乡合并为莘塔乡,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莘塔乡管辖。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组建五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。是年,境域内有1840人。

195710月,吴江县撤区并乡,芦墟区撤销,原芦墟区地域划分为隶属吴江县直辖的莘塔、龙泾、北厍、黎里4乡。莘塔乡境域扩展到原芦墟农村。是年,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辖属不变,属莘塔乡管辖,有1954人。

19589月,莘塔乡成立莘塔人民公社。莘塔公社组建19个农业大队和1个水产大队。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建五一大队,大队驻地设在陈家湾村,受辖于莘塔公社。五一大队有17个生产队和1个副业小队,有556户,2013人,其中男988人、女1025人。

19593月,五一大队分五一、西岑、南灶3个部分:五一部分有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,设8个生产队;西岑部分有西岑自然村,设4个生产队;南灶部分有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3个自然村,设5个生产队。4月,五一大队有20个生产队,633户,2037人。五一部分有8个生产队(第714队),300户,816人。其中,陈家湾有4个生产队(第710队),160户,417人;肖田、吴家村(称肖吴村)各有2个生产队(第1114队),140户,399人;西岑部分有6个生产队(第1520队),162户,594人;南灶部分有6个生产队(第16队),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各有2个生产队,171户,627人。辖属不变,隶属莘塔公社管辖。

19619月,五一大队划出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3个自然村,组建南灶大队,有186户,536人,大队驻地设在南鹰村,原有6个生产队改编为7个生产队,其中湾里村、南鹰村各有2个生产队,灶江上村有3个生产队;划出西岑自然村建西岑大队,有173户,483人,大队驻地设在西岑村,有6个生产队;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,仍名五一大队,有300户,816人,大队驻地设在陈家湾村,有8个生产队,其中陈家湾村有4个生产队,肖田村、吴家村各有2个生产队。

1962年,莘塔公社调整行政区划,五一大队、西岑大队、南灶大队辖属不变,均仍隶属莘塔公社管辖。

1976年,五一大队有13个生产队,西岑大队有8个生产队,南灶大队有7个生产队,元荡村域共有28个生产队。1977年,西岑大队撤销第六生产队,实存7个生产队。19824月,五一大队改称荡西大队,增设2个生产队,有15个生产队;西岑大队、南灶大队的生产队数不变,均为7个生产队。元荡村域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大队,29个生产队,隶属莘塔公社管辖。

19838月,莘塔公社管理委员会撤销,恢复乡村建制,建莘塔乡人民政府,生产大队改称行政村,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大队分别改称荡西村、西岑村、南灶村,均受辖于莘塔乡。是年,各村按原生产队改设村民小组。荡西村辖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,有15个村民小组1225人;西岑村有1个自然村,7个村民小组,675人;南灶村辖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3个自然村,有7个村民小组,769人。元荡村域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行政村有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,2669人。

19943月,撤乡建镇,莘塔乡改建为莘塔镇,荡西村、西岑村、南灶村均受辖于莘塔镇,区划不变,实行镇管村体制。荡西村有15个村民小组,452

户,1202人,耕地面积1609亩;西岑村有7个村民小组,202户,664人,耕地面积820亩;南灶村有7个村民小组,289户,838人,耕地面积480亩。是年,元荡村域有29个村民小组,943户,2704人。2000年,荡西村有15个村民小组,1044人,耕地面积1055亩;西岑村有7个村民小组,598人,耕地面积599亩;南灶村有7个村民小组,689人,耕地面积391亩。是年,元荡村域3个行政村共29个村民小组,2331人,耕地面积2045亩。

20018月,莘塔镇行政村撤并,荡西村与西岑村合并,有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4个自然村,这些村都临近元荡,合并时被定名为元荡村,有22个村民小组。南灶村不变,有7个村民小组。10月,莘塔镇与芦墟镇合并为新芦墟镇。元荡、南灶两个行政村属芦墟镇管辖。

20038月,元荡村与濒临元荡的南灶村合并,仍名元荡村,有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, 29个村民小组。是年,元荡村域面积6.25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1132亩,有910户,2301人。

200610月,芦墟镇与黎里镇合并,称汾湖镇。元荡村受辖于汾湖镇芦墟街道办事处。是年,元荡村域面积6.25平方千米,耕地面积1067亩,有908户,2301人。

20128月,汾湖镇设汾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(简称汾湖高新区),元荡村受辖于汾湖镇、汾湖高新区芦墟街道办事处。元荡村辖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,耕地面积1935亩,有905户,2274人。

20132月,汾湖镇改称黎里镇,元荡村受辖于黎里镇芦墟街道办事处。元荡村辖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、西岑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。是年,元荡村耕地面积1950.88亩,有905户,2250人。

2016年,元荡村区域不变,受辖于黎里镇芦墟街道办事处。有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,耕地面积1834亩,有830户,2243人。

1-1  春秋前期至2016年元荡村历史沿革情况表

时 代 年 月

    沿 

 

春秋前期至周元王三年(公元前473

春秋前期,元荡村域在吴国境内,属吴地青草滩湿地一隅。公元前473年,越灭吴,属越境

村域从青草滩湿地一隅的众多莫名荒圩成吴根越角

秦汉魏晋时期(公元前221年至公元581年)

秦王嬴政平定江南。公元前221年,置吴县,县治设在吴国故都(今苏州)。延续至刘氏东西两汉、魏晋南北朝

元荡村域属吴郡吴县

隋唐时期(581907

隋文帝杨坚在开皇九年(589)改吴郡为苏州,延续至唐末

元荡村域属苏州吴县

后梁至后周(909960

907年,进入五代十国时期,始建后梁。后梁开平三年(909),吴江建县,辖澄源、震泽、感化、范隅、久泳五乡。延续至五代末后周

元荡村域属苏州吴江县久泳乡

宋代(9601279

960年,赵氏建宋,置平江府。改苏州为平江府。延续至南宋末(1279

元荡村域属平江府吴江县久泳乡

元代(12791368

1279年,元灭宋。平江府改设平江路。延续至元末

元荡村域属平江路吴江县久泳乡

明代(13681644

1368年,朱元璋灭元,陷张士诚建明朝,重设苏州府。明弘治元年(1488),吴江县分六乡,在乡以下设都、图

元荡村域属苏州府吴江县久泳乡,属二十八都、二十九都

清顺治至光绪(16441908

1644年,清灭明。建置区划不变。光绪八年(1882),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属周庄镇;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属莘塔镇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在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、二十九都境内

清宣统年间(19091911

吴江县区划自治中设9镇。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属周庄镇,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属莘塔镇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在吴江县久泳乡二十八都、二十九都境内,分属周庄镇及莘塔镇辖

民国元年(1912

11日,吴江、震泽两县合并为吴江县。全县设18市乡。原久泳乡地区设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四乡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吴江县莘塔乡辖

民国18年(1929

吴江县调整区划,县以下设区,区以下设乡、镇。第六区(莘塔区)设442乡,实行闾邻制户籍。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为莘北乡;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为三益乡

莘北乡、三益乡均属吴江县第六区(莘塔区)辖

民国23年(1934811

8月,吴江县第六区设莘塔、芦墟、北厍、周庄414乡。三益乡并入莘北乡。11月,废除闾邻制,实行保甲制

元荡村域陈家湾、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、西岑、肖田、吴家村7个自然村属第六区莘北乡辖

民国29年(1940)至民国348

吴江县第六区改称芦墟区,辖414乡,莘北乡辖区不变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莘北乡辖

民国35年(194610

民国3510月,吴江县撤并乡镇,芦墟区辖37乡,莘北乡改称元荡乡。元荡乡各自然村都设1个保,共9个保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元荡乡辖

民国36年(19473月至民国372

吴江县裁撤区公所,设芦墟区署。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和周庄乡。元荡乡并入莘塔镇,重设保甲,共27个保,266个甲,面积22.28平方千米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属芦墟区莘塔镇辖

民国38年(19495月至19501

民国385月,吴江全县解放。10月,新中国成立。吴江县设8个区38个乡镇。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和周庄乡。沿袭保甲制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辖属不变,属芦墟区莘塔镇辖

1950210

19502月,吴江县调整区划,芦墟区辖芦墟、莘塔、北厍3镇和9乡。莘塔镇辖14个自然村,废除保甲制。10月,莘塔镇改称莘塔乡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先后属芦墟区莘塔镇和莘塔乡

19563

吴江县并区并乡,黎里区并入芦墟区,芦墟区辖10乡。莘西乡并入莘塔乡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组建五一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(简称五一高级社),属莘塔乡辖

195710

195710月,吴江县撤区并乡。撤销芦墟区,原芦墟区地域划分为莘塔、龙泾、北厍、黎里4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组成的五一高级社属莘塔乡辖

19589

吴江县成立20个人民公社,莘塔乡成立莘塔人民公社,组建19个农业大队。五一大队面积6.25平方千米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组成的五一高级社建莘塔公社五一大队,有17个生产队,属莘塔公社辖

19593

元荡村7个自然村组建的五一大队重编生产队,由原17个生产队编为20个生产队:陈家湾4个、肖田2个、吴家村2个、西岑6个、湾里2个、南鹰2个、灶江上2个。辖属不变

元荡村域7个自然村组建的五一大队20个生产队属莘塔人民公社辖,大队驻地陈家湾村

19619

五一大队划出湾里、南鹰、灶江上3个自然村建南灶大队,划出西岑自然村建西岑大队,陈家湾、肖田、吴家村3个自然村仍名五一大队。大队驻地分别是南鹰村、西岑村、陈家湾村

五一大队有8个生产队、西岑大队有6个生产队、南灶大队有7个生产队,共21个生产队,属莘塔公社辖

19761982

1976年,五一大队有13个生产队,西岑大队有8个生产队,南灶大队有7个生产队,元荡村域3个大队共28个生产队。1977年,西岑大队撤销第六生产队,有7个生产队。1982年,五一大队改称荡西大队,增设2个生产队,有15个生产队。西岑、南灶2个大队各有7个生产队,元荡村域3个大队共29个生产队

荡西、西岑、南鹰3个大队均属莘塔公社辖

19838

莘塔公社撤销,恢复乡村体制,建莘塔乡人民政府。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大队改称荡西村、西岑村、南灶村,生产队改称村民小组。荡西村有15个村民小组,西岑村、南灶村各有7个村民小组,共29个村民小组

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行政村均属莘塔乡辖

19943

莘塔乡改建为莘塔镇。实行镇管村体制。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行政村区划不变

荡西、西岑、南灶3个行政村属莘塔镇辖

20018

莘塔镇行政村撤并,荡西村与西岑村合并为元荡村,有22个村民小组。南灶村不变,有7个村民小组

元荡村、南灶村受辖于莘塔镇

200110

莘塔镇与芦墟镇合并为新芦墟镇。元荡村、南灶村的村民小组不变

元荡村、南灶村受辖于芦墟镇

20038

元荡村与南灶村合并为元荡村。有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:陈家湾7个、肖田4个、吴家村4个、西岑7个、湾里2个、南鹰2个、灶江上3个,境域面积6.25平方千米

元荡村属芦墟镇辖

200610

芦墟镇和黎里镇合并为汾湖镇

元荡村受辖于汾湖镇芦墟街道办事处

20132

汾湖镇改称黎里镇

元荡村属黎里镇芦墟街道办事处辖

201612

元荡村境域不变,有7个自然村,29个村民小组:陈家湾7个、肖田4个、吴家村4个、西岑7个、湾里2个、南鹰2个、灶江上3

元荡村辖属不变,受辖于黎里镇芦墟街道办事处